【科普促健康】结直肠癌到底会不会遗传?科普结直肠癌

“我妈妈有结直肠癌,会遗传给我吗?” 近年来,结直肠癌出现年轻化的趋势,且发病率逐年升高。以往,结直肠癌高发年龄在50岁以后,但近年来临床上30岁以下的青年罹患大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,约占总数患病的10%。随着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,“结直肠癌会不会遗传?”这个问题越来越被患者和家人所关注,那答案究竟是什么呢?大约 1/3的结直肠癌有一定的遗传性。研究证明,大约20%的结直肠癌患者有家族史。其中,约15%为家族聚集性结直肠癌,通常是由于相似的生活环境、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,不会遗传。另外的5%是遗传性结直肠癌,是真正意义上的遗传性疾病,是由于胚系基因突变引起的,会遗传给下一代。虽然结直肠癌的病程进展缓慢、症状隐匿,早期无任何症状,中晚期结直肠癌则伴随着预警症状。①排便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早期排便习惯会发生改变,比如以前排便比较规律,最近却突然便秘,或者经常无缘无故地拉肚子。②大便带血或呈黑色如果没有进食火龙果等含有天然色素的食物,大便却变红了,这时要高度重视。便血往往是结直肠癌最早的症状之一,80%—90%结直肠癌患者有便血的症状。结直肠癌的便血与痔疮出现的便后滴鲜红色血不同,往往是暗红色混有脓性黏液,与大便混合在一起。③大便腥臭、带有黏液 如果肠道里有肿瘤,就会刺激了它周围的肠管,导致分泌的黏液增多,粘在粪便的表面,甚至黏液分泌量特别多的时候,也可能直接排出体外,这也是结直肠癌患者粪便腥臭味产生的原因。④大便变细因为肠道里的肿瘤在不断生长,就可能导致肠腔狭窄,从而大便受到挤压而变细,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表现。 ①高度重视结直肠癌的筛查 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。高度重视定期的防癌普查工作,定期体检,不要等到有症状出现再去检查,95%的大肠癌都是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,一般风险人群在40岁前做一次肠镜,发现息肉就切掉,并定期复查,基本上就能免遭大肠癌的魔掌!对于有家族史的人,要提前进行筛查,家族中有1个及以上一级亲属罹患结直肠癌,推荐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中最年轻患者提前10岁②积极治疗相关肠病腺瘤性息肉、溃疡性结肠炎、克罗恩病、结肠血吸虫病等疾病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,积极治疗以上相关肠病能有效减少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。 ③改善结直肠癌相关的不良生活习惯 (1)要改善饮食习惯。提倡高纤维蔬菜水果、全谷物、低蛋白低脂饮食;少吃高蛋白、高脂肪、腌渍、油炸、烧烤食品。(2)多运动多锻炼、不久坐,防止便秘,保持大便通畅。供稿: 杨秀玲资料来源:科普中国审核: 刘慧、王姗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