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科普促健康】世界流感日:科学防护,守护孩子远离流感

11月1日世界流感日即将来临,流感并非普通感冒,儿童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,更需重点防护。以下为科学防控知识,助您为孩子筑牢健康防线 。

01

分清流感与普通感冒,避免误判

普通感冒:以鼻塞、流涕为主要症状,常伴低热,多数1周左右可自行痊愈,并发症少。

流感:起病急,多出现≥39℃高热,还伴随头痛、肌肉酸痛,且易引发肺炎、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,需高度警惕。

02

儿童为何更易感染?

1.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,抵抗力较弱,对流感病毒的抵御能力不足。

2. 学校、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人员密集,增加了病毒传播和接触的机会。

3. 部分儿童卫生习惯较差,如频繁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鼻眼,易让病毒侵入体内。

03

了解流感传播途径,精准防范

飞沫传播: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时,病毒会随飞沫扩散到空气中,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。

接触传播: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(如玩具、门把手等)后,再触摸口鼻眼,也可能引发感染。

04

掌握黄金预防方法,降低感染风险

1. 接种流感疫苗:6月龄以上儿童每年接种,6月龄-5岁及患慢性病的高危儿童优先,流行季前1-2个月接种最佳。

2. 做好卫生防护:勤用肥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20秒以上;咳嗽喷嚏用纸巾或手肘遮挡;定期消毒玩具、餐具。

3. 保持健康生活:保证小学生10~12小时、中学生9~10小时睡眠;多户外活动;饮食均衡,摄入蛋、奶及新鲜蔬果。

4. 减少密集接触:高发期避免去人群密集、空气不流通场所,必要时戴口罩。

05

孩子感染流感?正确护理很重要

及时就医,遵医嘱治疗,发病48小时内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效果更佳。

居家护理需让孩子充分休息、多喝温水、清淡饮食。

密切观察状态,若出现高热不退、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,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