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科普促健康】帕金森病: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,你了解多少?
帕金森病,又称为“震颤麻痹”,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临床上常以静止性震颤、运动迟缓、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。概括总结其运动症状就是“慢、抖、僵”,其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、嗅觉障碍、睡眠障碍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、认知障碍。
帕金森有哪些诱因?
帕金森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高,是继肿瘤、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“第三杀手”。此外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(如接触农药)、性别等均可能参与帕金森病发病过程。
帕金森如何治疗?
早发现、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最佳诊疗手段。帕金森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运动疗法、心理干预、照料护理等。药物治疗为首选,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;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不佳时的一直有效补充手段;运动与康复治疗、心理干预与照料护理则适用于贯穿帕金森病治疗的全过程。
如何预防帕金森?
1.坚持锻炼
比如:跳广场舞、打太极拳、慢跑、游泳等。建议每天1次,每次30~60分钟,以轻微的疲劳感和出汗为宜。坚持练习舌头重复伸出和缩回、左右移动,有利于语言障碍。即使病情到了中晚期,也要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肢体拉伸动作。
2.饮食清淡
多吃芹菜、西红柿等蔬菜和富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食物,如植物油、坚果、豆类和红枣等,少吃高脂肪食物,防止便秘。
3.保持乐观心态
帕金森患者要保持乐观心态,此外家属及照料者也要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,对病人多鼓励多支持,帮助病人重拾生活信心,回归社会。
4.避免接触农药、杀虫剂或重金属
所有的除草剂、杀菌剂或杀虫剂都可能引起帕金森病,避免接触有毒化学药品,如杀虫剂、除草剂、农药等,对预防帕金森病有着很重要的意义。
供稿: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
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科普宣传工作室 韩学芬
编辑:韩学芬
图片来源:健康中国
资料来源:健康中国
审核人:曾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