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科普促健康】气温骤降,人体这6处千万冻不得
在气温骤降的天气里,人体有六个部位特别怕冷,一旦受冻很容易落下病根或诱发疾病。以下是关于这六个部位的详细科普健康知识:
一、心脏
重要性: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,负责泵送血液到全身。
受冻影响:随着气温的降低,血管会受冷空气的刺激而收缩,使血液的黏稠度增大,血流量减少,耗氧量增加,导致心肌缺血、缺氧,从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。
预防措施:心脏病患者在寒冷的冬季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,特别是面部和四肢的保暖。气温低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外出,以免受到冷空气的刺激。
二、头部
重要性:头部是大脑所在部位,对温度变化敏感。
受冻影响:寒冷天气易使得血压波动,损害血管壁,血流易进入撕裂的中层和内层,从而诱发主动脉夹层。此外,头部受冷还可能引发头疼。
预防措施:外出时佩戴帽子、围巾等保暖物品,注意室内温度尽量维持在适宜水平。
三、耳朵
重要性:耳朵是听觉器官,也是身体的一部分。
受冻影响:耳朵部位皮肤较薄,皮下组织少,缺乏皮下脂肪的保护。遇到寒冷刺激时,血管极易收缩,导致耳廓冻伤。
预防措施:外出时戴上耳罩,或用宽大的帽子、围巾遮住耳朵。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,可以用手轻轻搓一下耳朵,让其快速回暖。
四、四肢
重要性:四肢是身体的运动器官,也是血液循环的末端。
受冻影响:四肢受冻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,出现冻疮、冻伤等问题。严重时,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。
预防措施:穿戴保暖的手套、袜子等物品,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。适当活动四肢,促进血液循环。
五、胸部
重要性:胸部包含重要的内脏器官,如心脏、肺等。
受冻影响:寒冷空气容易引起咳嗽、胸闷,甚至哮喘、呼吸困难等问题。
预防措施:注意胸部的保暖,穿戴保暖的衣物,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胸部。
六、腹部
重要性:腹部包含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,如胃、肠等。
受冻影响:胃喜暖怕冷,寒冷天气可能导致胃部不适,出现胃痛、胃胀等问题。
预防措施:注意腹部的保暖,避免穿露脐装等容易让腹部受寒的衣物。冬季饮食应以温、淡、软、鲜为宜,不吃过冷、过硬、过辣、过黏的食物。
总之,在气温骤降的天气里,要特别注意以上六个部位的保暖措施。通过穿戴保暖衣物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、适当活动等方
式来保持身体的温暖和健康。如果出现任何不适,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。
供稿丨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
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科普宣传工作室 徐晨诺
资料来源丨健康中国
审核丨胡艳
